企业动态 公司首页 > 企业动态  
 
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4-4-28 16:24:45
  

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陈殿华

(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北京100822)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辐照食品的发展情况,并介绍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进出口检疫、粮食贮存以及中成药辐照杀虫灭菌的推广应用,分析了我国照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辐照食品;食源性疾病;辐照检疫;粮食贮存;中成药辐照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是全球经济中的首要产业。食品工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自1995年以来,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已连续7年位居中国各产业之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利税分别为8434.1亿元和1458.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利税的9.8%和15.3%;200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848.9亿元,实现利税1666.18亿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食品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403.7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3%。食品工业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国计民生关系最重的大产业。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食品

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从生产入手,二是从贮藏、保鲜等方面寻求途径。据估计,全世界收获农产品的1/3在到达消费者之前就因腐败和虫害而损失:由于食品卫生质量低下,食源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世界人口死亡约5000万人,其中因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500万人,远高于传染病、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是全球人类的首位死亡原因。我国是农业大国,情况也不例外,年产粮食约5亿吨,但由于仓储害虫和霉变造成的损失约占10%、数百亿元;少损失0.1%,就是数十万吨,这相当于100~200万人1年的口粮。传统的食品保藏方法,如加热、冷藏、化学处理等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有其局限性,如能耗大、灭菌不彻底、化学药剂和添加剂的残留导致食品品质改变以及污染环境等。我们知道,多数食品的病原性细菌在10℃以上繁殖,5°C以下繁殖缓慢或者平稳,在0℃或冷冻下仍能存活数年。所以说冷冻保藏不能灭菌,只是降低细菌的繁殖速度,一遇可能就很快繁殖起来致病。罐藏加工即使以80℃的短时间巴氏灭菌,病原性细菌也能生长;而药剂处理多数情况只对食品表面的杀菌有效。因此,在新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状况下,要杀死食品中心部位的病原性细菌,全部杀灭的方法中,最适合的只有辐照法。辐照食品产业是光辉灿烂的阳光产业。

1辐照食品的优点

食品辐照保藏技术,就是将电离辐射对物质作用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用于食品贮藏,如用于延缓呼吸、抑制发芽、延长货架期、杀虫、灭菌、控制寄生虫感染提高卫生质量、检疫处理等。它的优点是:

1.1节约能源

在食品保鲜贮藏中,与辐射法相比,冷藏所消耗的能量要高出十几倍或几十倍,如土豆冷藏300天,每吨耗能10亿焦耳,若辐照后在常温下保藏300天,每吨耗能仅6740万焦耳,前者约为后者的15倍。

1.2方便、快捷、效率高

食品辐照采用的射线源主要有60Co、137Csγ射线和能量低于10MeV的电子束或5Mev以下的X射线等。钻源装置可以不间断地放出穿透力很强的Y射线,因此可以连续、大批量地照射置于各种包装容器中的食品;而电子加速器所产生的电子束由于辐照剂量率高,快捷有效,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1.3保持食品的风味

辐照属于冷加工,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这对风味食品以及不适于高温灭菌的食品尤为重要。对于辐照食品,人们往往会想到个别食品辐照后会产生异味或维生素含量损失(研究过程中曾发生),事实上这些问题通过工艺改进可以防止或消除,甚至可以改变其品质。如辐照酒可加速陈酿增香,辐照牛肉更嫩滑可口,辐照大豆易于消化,辐照脱水食品可缩短烹调时间,辐照面粉可改进烘烤质量等等;

1.4卫生安全性高

食品辐照是一种物理加工过程,不用化学药剂,因而不存在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问

题。60Co源为密封辐射源不会散落出放射性物质,食品辐照过程中放射源并不与食品直

接接触,因此食品不可能被放射性污染而产生残留。60Co Y射线能量仅为1.33和1.17MeV、137Cs Y射线的能量仅为0.66MeV加速器的能量都在10MeV以下,而组成食品的主要元素为碳、氢、氧、氮和一些微量元素,远不能引发任何感生放射性。而经过辐照的食品卫生性大大提高,可以极大地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国际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食品辐照技术是特殊的高新技术,其产业化首先面临的是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技术可靠性和经济的可行性。对此,国际国内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试验。

食品辐照消毒技术早在20年代X射线发现后已有探索,为了解决军队中战备食品的贮藏保鲜问题,美国于40年代开始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他们曾进行过人体试食试验。但1958年美国又强行把辐照加工作为添加剂对待,撤消了辐照咸肉的批准,致使食品辐照卫生安全性研究进入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此后各国重新开始对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进行研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仅辐照牛肉和辐照鸡肉两项卫生安全性研究就投入了上亿美元,耗时近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曾多次召开际辐照食品科学讨论会,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讨论。由上述世界3大组织组成的“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在1976年的会议上,根据历年积累的资料提出了食品辐照的新概念,即“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藏食品…”,这就是说,食品辐照不同于化学加工,不属于添加剂范畴。直到1980年10月“辐照食品联合专家委员会”根据各国30多年卫生安全性研究结果归纳,确认“为贮存的目的任何食物受到10KGy以下的辐照,…不再需要进行毒物学方面的检测”,才使辐照食品的发展重新走上了正规。1983年,FAO/WH0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式颁发了<辐照食品通用法规>为各国辐照食品卫生法规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世界上最早正式批准辐照食品供人食用的国家是前苏联(土豆抑制发芽,1958年3月),此后是加拿大、美国等。据报道,到2003年5月已有52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了辐照食品,其中33个国家实现了产业化。

1997年FAO/IAEA/WH0高剂量研究小组宣告,超过10KGy高剂量辐照食品也是安全的。1999年10月,FAO/IAEA/W0发布了“不必要设置一个更高剂量上限”的结论,并指出“在当前技术可达到的任何剂量的处理下,这些食品都是安全的和具有营养适宜

性”。美国FDA曾在1997年12月3日对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批准了照射的许可。

由于美国是对辐照食品管理最严的国家,美国的批准等于向全世界发放了绿色通行证。

在FAO/IAEA/WHo的积极倡导下,辐照食品逐步转向商业化,目前国际上食品辐照

技术的发展具有下列特点:

(1)法律上消除辐照食品国际贸易上的障碍辐照食品在1983年已由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了通用标准。在IAEA/FAO/WHO等国际组织关心下,国际上定期召开不同类型的辐照食品会议,如国际食品辐照咨询组( ICGFI)与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标准委员会( CCFAC)等都是每年或每2年召开一次的、由IAEA各成员国派专家召开的国际会议,为辐照食品的标准、安全、贸易等进行研讨,有力地促进了辐照食品的发展。

(2)进出口食品的辐照检疫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溴甲烷之类薰蒸剂因有潜在致癌危险而遭禁用后,辐照检疫处理已成为必然的首选技术。例如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建立了一个大型钴源辐照装置以处理进口蔬菜水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用辐照处理提高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并增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墨西哥建造了专用出口水果辐照处理的大型钻源辐照装置和加速器装置。

(3)采用辐照处理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专题研究报告一《辐照食品在安全和营养上的有效性》,总结了国际上500多份科技文献,对食品辐照技术进行全面的系统评价。该报告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有高达70%的腹泻病例是经由食物传染的,患食物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5%。1993年,美国西海岸发生过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由于快餐食品店向以孩子为中心的就餐者提供了加热不足的汉堡牛肉饼,一种剧毒的大肠杆菌0157:H7藉此传染,导致700多人发病,178人住院,56人出现溶血性尿毒症状,使4个儿童猝死。事件发生后,一个由美国肠胃病协会基金会(AGAT)召集的独立专家小组指出:除非将食品(肉类)彻底煮熟或辐照,否则要完全灭除这种细菌是不可能的。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也强调指出:一国政府若允许销售辐照食品,不仅使其国民有更多机会享用安全食品,而且亦保障了国民的健康。

(4)国际上对辐照食品的批准转向类别化。为了对辐照食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加强优良辐照工艺(GIP)的实施,“国际辐照食品咨询组”( ICGFI)于1994年以第16号文件发布了按食品类别批准辐照及工艺剂量限制的建议,并已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辐照食品分类的GIP法规,品种有谷物、予包装禽、畜肉类、香料和调味品、蔬菜和水果块茎及鳞茎类、干鱼和咸鱼、水产品和蛙腿等。

(5)社会公众的接受性在逐步提高辐照食品商业化的关键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接受性。美国糖尿病协会鼓励政府和企业利用辐照技术生产出卫生安全的食品,相信消费者会在对比中选择辐照食品,正如专家所指出的那样:“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关心食源性疾病,时间会证明辐照肉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一旦被接受,肉品辐照的重要性就象牛奶的巴氏消毒和水的氯化处理一样重要”。

3中国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

中国的食品辐照加工研究起步于50年代后期,直到70年代才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在已步入商业化应用。

3.1历史回顾

1958年中国就成立了粮食辐照杀, 虫研究协作组。到70年代中期又恢复并扩大了研究。1982~1985年在大量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在成都、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组织了382人的辐照食品综合人体试食试验。结果表明:食用吸收剂量在10kGy以下的辐照食品对人体无异常影响。1986年在上海召开的辐照食品国际会议上,中国正式公布了上述人体试验结果,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淋巴多倍体辐照改变之争,这是中国对世界食品辐照界的重大贡献。1984年—1994年中国共批准了18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1996年正式颁布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7年中国又率先颁布了6大类辐照食品的类别卫生标准并保留了以前的3项辐照食品国家标准。2001年12月又公布了17个辐照工艺标准。总之,这些法规的颁布为辐照食品的商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2产业化发展

首先进入工业化辐照的食品应属薯干酒(加速陈化、脱涩、增香),它在一个时期内享誉四川省,并于1988年送国际食品大会品尝。当前批量大的辐照食品应属大蒜,1985年,河南省首次将辐照大蒜打入远洋市场,此外,在调味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以及近期的水产品的辐照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自1984年开始,食品辐照逐步走上了产业化进程,一系列商业化辐照装置陆续在中国各地建立,如郑州、南京、上海、深圳、北京等几个大型辐照中心,都是以辐照食品为中心而兴建的。设计装源能力在300kCi(1.11×104TBq)以上的钻源辐照装置,到2003年底已达69座,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城市中。总的设计装源能力达到了47050kCi,钴源的实际装源量从1994年6000kCi增长到2003年的18000kCi、增长了200%,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钻源供应紧缺的局面。近两年还有19座(设计装源能力22000kCi)辐照装置在建;在辐照食品应用的加速器方面,已从1台增长到3台。

总之,中国食品辐照的研究与开发已有40余年的历史,辐照食品技术可行、效益明显,并且已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辐照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的辐照量已达8.6万吨,2002年已超过10万吨,位居世界首位;消费者对辐照食品接受性良好,80%以上的被调查者乐于接受辐照食品;中国辐照食品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取得重大进展,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

4辐照食品的产业化发展重点

4.1辐照杀灭致病虫、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中国作为“东方食品”的源流,日渐引起国际食品界的重视。在中国传统饮食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的任务日益迫切,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食品产业集团化、农工科贸体化的发展道路。但是,目前食品行业的保质、保鲜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据美国FDA反映,在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的6个月时间里,该局共扣留634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原因分别是杂质、食品卫生差、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黄曲霉菌污染等。同时,中国出口到日本、欧盟的茶叶、磨菇、肉类等也因食品卫生问题被退回国。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2001年上半年共收到重大中毒报告15起,1128人中毒,4人死亡其中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的有5起,502人中毒。可见,在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在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面重点推广应用方面建议如下:

4.1.1小包装熟食的辐照消毒杀菌技术的应用

超市和自选商场的快速发展促使小包装方便食品需要量激增,特别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节奏加快后,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日常菜肴食品的快速供应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的热门。由于中国食品的特色不可能采用常规的高温、高压消毒处理,所以予包装食品的辐照消毒成为了发展重点。

4.1.2预冷小包装鲜肉或鲜禽肉的辐照处理

因为预冷肉从营养、保质期,使用方便上都明显优于热气鲜猪肉和冷冻肉,但是一般真空包装的保质期只有5-7天,不能满足超市和自选市场的要求。真空包装预冷肉经3kGy辐照处理后不仅保质期可延长到2030天,而且可以有效地杀灭肉类中的各种一

寄生虫和肠道致病消费者放心肉”。

4.1.3调味品脱水蔬菜

色香味俱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调味品的科学应用。到20世纪末,全球调味品的年销售额约为2018亿美元,中国约25.6亿美元。

调味品和脱水蔬菜是方便食品中必有的佐料,其销量国内外都十分大。由于方便面是速食食品,有的甚至开封后即可干吃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但目前生产厂商在设备与工艺上还不能达到净化、密闭、无菌的要求,为此,制成产品后在原包装下采用辐照技术进行杀菌处理,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4.1.4功能食品

辐照功能食品,80年代主要是花粉、蜂制品、人参和各种保健茶、功能茶。90年代后,增加了螺旋藻及其制品灵芝孢子粉、减肥茶、龟鳖蛇制品以及中药类保健食品。辐照出口功能食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4.2进出口的辐照检疫处理日益受到重视

这一方面是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出口食品卫生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中国是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近年来进出口贸易占世界第六位,其中,农副产品、食品以及一些可能生虫、染菌的产品的进口量约占1/3,数量达9000万吨,价值约为450亿美元。大量货物的进口,中国海关不可能做到全数检验,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些病菌、害虫、化学毒素等带入国内,不但严重损害人们身体健康,也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4.3风味食品和土特产的辐照杀虫保鲜

中国有许多传统食品和山野菜蔬是不能高温高压灭菌的,如菌类食品、野菜、保

健食品以及要求保留原有营养成份、传统色、香、味的包装食品(如方便食品、旅游

食品)等。这类食品不但国内市场广阔,而且是出口创汇的好货源。

4.4中成药的辐射灭菌

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其疗效独特、副作用少,深受人们青睐,东南亚国家也大量应用。中药配制过程中要采用药材生粉,而其中多含有营养物质,很容易滋生细菌,使中药质量达不到卫生规定标准。用环氧乙烷消毒会产生残毒,蒸汽消毒法则易使中药的挥发性成分损失。Y射线冷消毒是一种很好的灭菌方法,必顺了解辐照后是否会导致有害成分的生成及药效成分的变化。在原国家科委支持下自1980年开始,经过15年的攻关,证明Y射线辐照中药灭菌是可行的,同时应重视以下几点:(1)优先推广干药材辐照灭菌:(2)药材制成蜜丸,糖可以减少中药有效成分的辐解;(3)必须严格执行文明生产,尽可能降低吸收剂量(小于6kGy)。

4.5粮食贮存中的辐照杀虫技术的推广应用

中国战备粮食贮存量大约在九千万吨左右,目前主要是依靠各粮库定期采用的薰蒸杀虫剂来进行处理,但是日积月累其残留量不断增加,有的虫类已滋生抗药性,要依靠增加薰蒸程度来抑制,这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操作人员也身受其害。中国是农业大国,年进口粮食2000多万吨,其中进口美国的数百万吨小麦中的矮星黑穗病(TCK)的检出率高达2%。为了杜绝TCK传入中国,清华大学在UNDP支持下,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为辐照杀虫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5辐照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食品工业大国也是辐照食品大

国,虽然发展中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存在

不少问题,主要有:

5.1钴源装置规模小效率低

目前中国各类钻源辐照装置数量虽然不少,但实际装源量也就是设计装源能力的

1/2,多数辐照装置的装源量也就200-300kCi,若用于食品杀菌消毒,例如小包装熟肉制品杀菌的辐照剂量约为6KGy,则需要辐照5~8h,每小时(动态)平均处理量也就100-200kg,远远满足不了大型肉食厂的要求。但是近二年来,一些大的辐照装置陆续投产,钻源装置小、土、杂的现象正在得到根本改善。

5.2辐照消毒用加速器开发滞后

常用的工业处理的辐射源有两种,即Y射线和电子辐照加速器。钴源装置由于设备

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因而发展很快。但从环保角度考虑,钻源的安全防护要求高、且存在废源回收处理等问题,而加速器在环保上更为有利。特别是近十年加速器技术在国外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辐照消毒用的大功率(10MeV,20~30kW)加速器的开发研制才刚刚起步.

5.3标准尚不齐全配套

中国政府已经公布了6大类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和17种辐照工艺标准,但是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还有差距。199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 相当于肉类产量的一半。水产品中大多易感染寄生虫、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个重要基地,个别地方的水产品甚至为肝炎病毒污染,会造成严重的卫生问题。希望早日颁布水产品的辐照卫生与工艺标准。

5.4辐照食品的检测滞后

辐照食品检测应回答:(1)食品是否已被辐照处理;(2)如果食品已被辐照其吸收剂量是多少。众所周知,食品辐射加工的剂量一般在0.01~10.0kGy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食品,辐照加工剂量在0.01~1.0kGy之间。辐照引起食品的外观、形状温度以及组成的变化是十分微小的,因而检测食品是否已被辐照和辐照食品接受的吸收剂量是十分困难的。   

中国在“七五”(1986~1990年)期间,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始了辐照食品检测的研究,主要研究用化学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电化学法、生理学方法等检测猪肉、扒鸡、家禽、酒、水果、土豆和酱油的辐照,国内的研究工作已和国际接轨。此后,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上述工作,但在估测辐照食品的吸收剂量方面,依然缺少实用的检测手段。

5.5辐照装置的建设缺少有力与协调的监管

辐照食品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明显,各地纷纷扩装源或新建辐照站,仅03-04年就有19座辐照装置在建(主要在东南沿海),总设计装源能力为2200万居里,为原有69座辐照装置总设计装源量的47%。但y辐照装置毕竟是利用放射源的特殊装置,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1月发布的“Y辐照装置设计建造和使用规范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对于业主、设计单位、制造单位、施工单位、安装单位、运营单位都有相关的资质要求,但至今还没有对“市场准入”进行管理。“核无小事”,一旦出了问题必将对产业发展造成危害。

5.6对辐照标识的认识有待统一

国际上号召对辐照食品加以标识,但人们认识尚不统一。由于在1976年世界3大织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明确指出了“种处理食物的物理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证食品……”。既然如此,如果冷藏技术都没有规定加贴统一标识的话,对辐照食品贴标签就缺少说服力。1981年FAO/IAEA/WH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联合专家委员会指出:“辐照食品既符合有关食品规定,又符合辐照食品各类规定”,基于这些认识,1982年国际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做出了删除关于必须在零售的辐照食品上贴标签的要求,但是在零售以前的大包装上以及出口食品上须加以标明,但这一要求,美国的一些食品协会以“歧视性条款”为由而加以拒绝,甚至上诉到联邦法院。总之,标识问题未得到统一的认识与有效的解决;中国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1996年4月颁布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以及2001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食品辐照通用技术要求”均规定,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标签,若辐照配料,还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但对如何具体实施(如标识尺寸的大小与贴在何处)还不明确。

6对策建议

6.1加强政府部门对辐照食品工作的管理

建议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出台相应法规对辐照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营等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并会同相关监督部门联合执法。为了避兔重复与多头管理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建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由协会协商各主管部门作好执法检查的组织安排,逐步建立辐照食品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有关辐照食品法规标准以促进辐照食品健康发展。

6.2恢复“国家食品辐照协调组”工作

1994年中国以国家原子能机构的名义正式加入了国际辐照食品协调组。为了衔接这一工作,国内成立了国家食品辐照协调组,由科技部任组长单位、核工业集团公司(当时国家原子能机构还没在集团公司内)与卫生部为副组长单位,成员有农业、内外贸商检等,但1999年新的国防科工委成立后国家原子能机构从中核集团公司迁出,国家食品辐照协调组的工作处于半停顿状态,建议由国家原子能机构或国家科技部牵头,联合卫生、农业、贸易、商检等部委以及有关专家参加,对中国辐照食品的重大事项及与国际接轨的多项问题进行研讨,能真正成为中国辐照食品的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

6.3加快法规与标准的制订

为了促进辐照食品商业化和国际贸易应迅速颁布辐照水产品(海、淡水)类卫生标准及相应的工艺标准,并对已制订的卫生标准和工艺标准要参照国际标准进行调整和修订。建议由科技部、农业部协调与主持标准制定事宜,并由食品企业集团或辐照行业单位共同集资,开展编制工作,争取早日促成标准的出台与实施。

6.4加快对辐照食品的前沿问题组织科技攻关

重点攻关方向是:

6.4.1辐照食品的鉴别问题

回答:(1)食品是否被辐照过:(2)若辐照过,吸收剂量是多少?尽管经过30年来的研究,但至今未见IAEA推荐的检测方法或者国家级的标准。

6.4.2辐照食品降解其中农药(兽药、渔药)残留问题

这个问题是阻碍中国食品出口的主要问题,2002年宁波率先提出并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冻虾仁降解其中氯霉素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但对其他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否可以降解,降解产物是什么,对人畜有无危害,建议对阻碍中国主要辐照出口食品如水产品、蜂制品、茶制品的农药残留进行降解研究。

6.5加快发展加速器技术在食品辐照中的应用

近十年来,国外已有170台电子加速器开展食品辐照工作,主要用于处理谷物、冻虾、冻禽和各种予包装食品。中国加速器制造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应开展食品辐照加速器的研制,建议可以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是研制大型的粮食辐照(包括进口粮食处理)用的加速器。这可以在现有的地那米型加速器生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配置束下传输装置用于散装粮食的辐照处理;二是开发小型的在线式辐照处理小包装食品的加速器,假使能研制出小型的5MeV、5kW的电子束与X射线两用的加速器,则应用领域会更加泛,市场前景看好。

6.6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提高消费者的接受性

要加强辐照食品的宣传力度,出版科普读物和音像片,开办辐照食品专卖店等,消费者对辐照食品的态度,随着人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核技术认识的提高是可以进步改进的。至于辐照食品的标签问题,因为涉及到国内外贸易的的发展,国外对此也未真正解决,故宜采取慎重态度。建议只在大包装上注明用科学方法灭菌,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辐照食品认识的加强,这一问题会逐步解决。

6.7加强行业规划和管理,为辐照食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行业协会将在有关主管部门支持指导下,协助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计划与规划,协调与促进辐照食品的发展,努力探索一条宏观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入世后,协会将在价格协调、制定行业标准、维护本国经贸利益、开拓国际市场、发放原产地证明、帮助企业应诉、协调国际纠纷等方面努力作好工作。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是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是“21世纪令人青睐的产业”。2001年吴邦国同志强调:“核技术应用很重要,要抓附加值的工作,探伤、检测、医疗、保鲜等等”。2003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辐射加工国际会议上,食品辐照被公认为首选发展的项目。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组织实施了“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专项”工作。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大好形势下,在以人为本的精神鼓舞下,辐照食品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致谢:本文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协会会员单位提供的资料与数据,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陈殿华(1940-)男(汉族),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六年制本科毕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与相关管理工作,从1994年至今任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秘书长,曾主持与参与过同位素与辐射加工技术应用的产业化调研以及相关规(计)划制定与法规修改工作等,二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多次发表过文章现兼任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放射性同位素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版权所有:江西科苑辐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0791-88166584   手机:15079083933   网址:www.jxkyfz.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民营科技园民安路188号  技术支持:厦门易商科技